腫瘤患者竟會死于營養不良?北京世紀壇醫院石漢平教授專訪
10%~20%的腫瘤患者死于營養不良而非腫瘤,這是2021年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協會(ESPEN)《腫瘤患者營養治療實踐指南》公布的一個數據。另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報告,2020年全球估計有1930萬例癌癥新病例。腫瘤患者營養不良問題重大。
腫瘤患者容易出現營養不良與腫瘤、抗腫瘤治療等多種因素有關。其中,腫瘤患者常出現的厭食、物質代謝、碳水化合物代謝和蛋白質代謝的改變,均與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相關。治療期間,如術前禁食、術后較長時間內無法正常進食,均可影響營養物質的攝入?;煄淼膼盒?、嘔吐等副作用,放療帶來的胃腸道副作用,也會影響患者的營養狀態。
開展營養診斷(營養篩查與評估)及治療,為患者提供醫療膳食、腸內、腸外營養處方,規范指導特殊醫學用途食品使用,制定本機構臨床營養相關工作規范等,是臨床營養科的重要工作。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2020年腫瘤學科前10醫院榜單中,目前已創建營養科室(門診)的醫院僅有8家。
腫瘤患者的營養問題和臨床營養科的建設和管理,也受到了國家衛健委的高度重視。就在今年3月,國家衛健委發文,對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腫瘤等??漆t院臨床營養科的建設和管理提出了明確規定,并鼓勵有條件的其他醫療機構參照相關規定設置、建設和管理臨床營養科。5月,國家衛健委再次發文,公布了臨床營養專業醫療質控最新標準。
石漢平是將腫瘤營養與支持理念引入中國的腫瘤學專家,現擔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胃腸外科主任、臨床營養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腫瘤學系第三屆主任,兼任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委會主任委員。
2021年全球營養領域SCI論文大數據分析顯示,石漢平教授是2021年全球營養學領域最活躍的5位學者之一。經過多年不懈努力,石漢平教授創立了我國腫瘤營養學科,提出腫瘤營養療法、腫瘤代謝調節治療、營養不良三級診斷、四維度分析和五階梯治療、H-C-H分級營養治療、整體營養療法等一系列診療理念。
01▼認知、學術與推廣
回顧國內腫瘤營養學10余年發展歷程所取得的進步。
首先,最核心的是學術界觀念的轉變,改變了對腫瘤營養的錯誤認知,認識到腫瘤營養的重要性。以往有人認為腫瘤患者的營養不重要,甚至有害,會加重病情,促進腫瘤發展,后來逐漸認識到事實并非如此,營養對于腫瘤患者至關重要?!搬t生是營養治療的主體、主要責任人。營養治療對腫瘤患者而言并非可有可無,營養治療是一線治療。醫生觀念的轉變是關鍵?!笔瘽h平教授稱。
其次,腫瘤營養學作為臨床營養學或腫瘤學的一個獨立分支學科正式成立。
2009年,在南方醫科大學羅榮城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石漢平與同仁們創辦了國內首個地方性腫瘤營養學術組織——廣州抗癌協會腫瘤營養與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這也是國內創辦的首個腫瘤營養學術組織。2012年,石漢平與同仁們又創立了全國性腫瘤營養學術組織——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與支持治療專業委員會。2014年,《腫瘤代謝與營養電子雜志》創刊。2012年,國內首部腫瘤營養學專著問世。學術組織的成立,專著的出版,專業人才隊伍的構建,標志著腫瘤營養學在我國正式成立。
第三,規范的建立,制定統一標準,建立可操作層面的規范,引導學員掌握腫瘤營養相關知識和技能。這些年來,在石漢平教授的牽頭下,在全國各地組織開展的腫瘤營養學培訓班接近200場,培訓了大批醫務人員。培訓內容包括,腫瘤患者營養學評估和治療,臨床預后改善等。
第四,腫瘤營養示范病房的推廣。近年來,石漢平教授帶領其團隊在全國各地建立了腫瘤營養示范病房。目前,創建的腫瘤營養示范病房已達129家,累計服務患者10余萬人。截至2022年底,腫瘤營養示范病房預計將達300家。經過前期探索和經驗總結,腫瘤營養示范病房將從全國省會城市的三甲醫院或地方龍頭醫院進一步推廣至縣級龍頭醫院。此外,腫瘤營養示范病房將推向外科、化療、放療、康復等科室,以觀察在上述科室中如何開展腫瘤營養學相關工作。
第五,腫瘤營養臨床學術研究的大力推廣。在石漢平教授牽頭下,組織建成了國際上最大的腫瘤患者營養狀況數據庫臨床研究,研究樣本量達6萬例,這也是迄今為止國際上首次對腫瘤患者營養狀況開展的大規模調查。研究結果的公布,引起了腫瘤營養學界巨大反響。發表的相關論文達61篇。其中,SCI論文49篇。
02▼長足進步與未來可期
腫瘤營養學的發展,推動了臨床營養學乃至公共衛生營養技術的發展及腫瘤治療的進步。在石漢平教授的帶領下,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委會連續9年被評為全國性先進專委會,這在中國抗癌協會的發展歷程中絕無僅有。
腫瘤營養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離不開政策的支持。為呼吁國家相關管理部門重視腫瘤患者營養問題,石漢平教授等眾專家長年累月向國家衛健委、國家人社部等政府部門建言獻策,相關文件多達數十份。
功夫不負有心人。腫瘤營養學首次寫入國家統編教材,營養治療寫入國民營養計劃,腸內營養首次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營養治療劑從國家輔助用藥目錄退出,特醫食品進入臨床應用,營養診療服務納入醫院收費項目……
但是,盡管政策利好,公眾和學界對腫瘤營養學的認識依然遠遠不夠。
中國腫瘤營養臨床學術的發展未來可期,相信必將惠及更多的患者。
轉載請注明:http://www.sharpertranslations.com/zuixindongtai/20230309115455-47797.html
400-700-2099